莱州法院打出“组合拳”攻坚执行难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7年08月21日 | ||
“莱州市人民法院温馨提示:您拨打的机主已被发布为失信被执行人……” 本月起,莱州的老赖们又添了一件烦心事:所有给他们打电话的人,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生意伙伴,都将听到这样一段“失信”彩铃。 “彩铃曝光、悬赏抓捕、直接查扣支付宝……”,今年以来,莱州法院在苦干实干的同时,创新思维,向失信被执行人打出了一记又一记重拳,最大限度压缩老赖的生存空间,在基本解决执行难道路上不断迈出坚实步伐。截至7月底,该院共清理执行积案7304件,执结新收案件2997件,兑现当事人合法权益2.54亿元,同比上升了23%,完成基本解决执行难各项任务,等待第三方评估。 失信彩铃倒逼老赖“不能再赖” “我手机彩铃是你们给改的吗?还让不让人活啦!”7月17日,一直“躲猫猫”的老赖张某某气冲冲地给莱州法院执行局打来电话。最后得知,要撤销失信彩铃只有一个条件:将欠申请执行人的赔偿款足额还清。三天后,之前执行员们费尽心机难觅踪迹的失信被执行人张某某竟主动“现身”法院。 7年前,张某某作为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被告,被依法判处赔偿原告4万2千余元,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张某某想方设法逃避执行,与执行干警玩起了“躲猫猫”。这次,张某某“幸运”地被莱州法院选为首批老赖“专属彩铃”用户,颜面尽失的他十分懊恼:“我的朋友,我的生意伙伴给我打电话,都嘲笑我,为了4万来块钱丢了面子,我以后还怎么混!”将4万8千余元欠款足额交上后,张某某说:“法官同志,这下可以把我的彩铃换了吧!你们可真狠呐!” 作为烟台第一家推出失信彩铃曝光的法院,莱州法院不仅让老赖吃到了“苦头”,也让自己尝到了“甜头”。截至目前,已有5名“遁形”的老赖被逼现形,主动到法院履行义务。 “被执行人难找是导致执行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被执行人在判决以后,就开始转移财产、玩起失踪,财产线索查不到,人也找不到。”莱州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潘文艳说,“现在手机普及率这么高,而且实名认证,人可以暂时躲起来,但你总要接打电话,接一次电话,曝一次光,打一次电话,播一次失信的信息,不仅面子上过不去,心理上也肯定承受不了,以后老赖主动履行义务的还会更多。” 今年6月,莱州法院又推出了一项“治赖大招”——悬赏抓老赖。6月20日,首批5个悬赏执行公告,分别张贴登载在法院公告栏、被执行人原住址、市区LED屏,并同步在法院的微信公众号、官网上发布。按规定,若能提供被执行人下落或者被执行人隐匿、转移财产线索,使得案件得以执行,将给予举报人1000-10000元奖励。公告发出后,不少市民打来举报电话。 “失信彩铃和悬赏抓老赖,说到底,就是挤压老赖的生存空间,增加失信成本,让他们无法再赖。”莱州法院执行局局长朱维升介绍。 除此之外,莱州法院还在市区路口LED大屏幕循环滚动播放失信被执行人姓名、照片等信息,在报纸、电视、微信、微博等媒体同步曝光,让市民都来认识老赖,让老赖无法再赖。今年以来,先后曝光失信被执行人145人次,有96人迫于压力主动履行了法律义务。 全面查控惩戒让老赖“不敢再赖” 如果说“曝光”只是心理战,那么用足用活法律手段,“查控+惩戒+打击”,就是莱州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下的又一剂猛药。 “我真的认识到自己错了,这是连本带息的全部执行款。”一向态度蛮横的被执行人宋某,不仅在法官面前认了错,还主动联系申请人,一次性偿付对方14万元。原来,宋某是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被执行人,案子一执行,就将财产进行了转移,准备与法院抵抗到底。他扬言,自己有钱,就是不给。执行法官多次做工作,数次实施司法拘留,宋某不仅不收敛,还经常到申请人家里威胁、叫骂。正当执行陷入僵局时,执行员获取宋某向其工友王某转移财产的线索,查证属实后,立即对宋某采取强制措施,并以涉嫌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将宋某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在刑律的威慑下,宋某终于慌了,主动将赔偿款交到申请执行人手中。 “不少被执行人觉得自己拒不执行法院判决,顶多去拘留所待几天。对拒执罪的打击,不仅震慑了老赖,打消了他们的侥幸心理,也在社会上发挥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执行局局长朱维升介绍。今年以来,莱州法院先后将5名涉嫌拒执罪的被执行人移送公安机关,并对2名拒执罪犯追究刑事责任,让司法裁判真正成为惩治违法失信的利剑。 在严厉打击拒执罪的同时,莱州法院还大力推进网络司法拍卖,提升执行标的变现率,今年累计网拍25次,成交率高达50%,为当事人节省拍卖佣金14万余元。充分发挥信用“治赖”威力,将失信被执行人纳入征信系统,在招标投标、融资信贷、高消费等方面实施惩戒,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加强信息化建设,投资185万元,高标准建成执行指挥中心,配备执行单兵系统、车载指挥系统、全景摄像系统,不仅对执行行动同步调度、在线指挥,还利用“小飞机”,对被执行人的住所全景摄像监控,省去了执行员爬梯翻墙、挨个角落人工搜捕之苦。依托查控平台,实现对存款、房屋、车辆、证券等主要财产“一网打尽”。与阿里巴巴协作,实现了对支付宝的直接查扣。一名常年失踪被执行人,支付宝被查扣后,竟到该院监察室举报干警“非法办案”,被执行员逮了个正着。 今年以来,该院在线查询被执行人财产6486件次,查询被执行人12549人次,查询到银行存款89435笔1985万元,直接查扣支付宝80万元,冻结2159笔1253万元、扣划1357笔916万元,执结案件428件。 内外聚起合力向执行难“全面宣战” 去年12月26日,莱州法院召开基本解决执行难动员大会,公布《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实施方案》,立下大干200天,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军令状”。 从动员大会之后,执行干警就将日历自动换成倒计时牌,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半使。“你问我今天周几我说不上来,你问我200天还剩多少天我能马上回答你。”执行干警王宝壮说。 时间紧迫,执行干警们白天接待当事人、查控财产;凌晨开展集中大执行、小团队分头出击,对“老赖”实施“突袭战”;晚上,他们趁着夜深人静对系统信息、案卷材料进行补充完善。 “从去年年底到现在,同志们每个工作日至少加班1小时,每个周末至少加班1天”。执行一庭庭长李强告诉记者。“周末早上8点来,每个办公室都满满当当的,忙手头上的案子,在清理积案的同时,我们还要保证新收案件的执结率。” 今年以来,莱州法院已开展凌晨集中大执行行动28次,司法拘留238人,行动中结案205件,兑现当事人合法权益1151万余元。 “基本解决执行难,靠法院一家之力远不够,要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合力,进行综合治理。”莱州法院副院长高素琴对记者说。 经过主动汇报、积极争取,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得到了莱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重视和支持,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法院执行工作,出台《关于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意见》,召开全市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会议,要求全力支持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法院执行工作汇报,市政协到法院调研执行工作,为破解执行难工作出谋划策、撑腰打气。 目前,莱州市已将各部门、镇街参与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纳入考核“大盘子”;人大政协、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协助对失信被执行人在任职资格、党纪政纪监督、政府支持或补贴、资格准入、招投标等方面惩戒;市场监管部门协助查控股权,不动产登记部门协助查控房地产,民政部门协助确定被执行人婚姻状况和配偶身份,公安部门协助查询被执行人身份和车辆信息……,全市形成了合围老赖,共同解决执行难的强大合力。 在全城“围剿”下,莱州法院到6月底清理积案7304件,恢复执行结案1686件。6月15日起,该院又掀起新一轮“百日攻坚”,目前已实际执结案件数373件,实际执行到位案款数5825万元,实际发放到位案款数5507万元。 “执行是公正司法的‘最后一公里’,执行难是实现司法公正的绊脚石,搬掉这块绊脚石,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高素琴说,“执行没有终点,破解执行难,我们一直在路上!”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