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法院“以学促改”履行为民初心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年11月05日 | ||
学习出实招 整改见实效 ——市法院“以学促改”履行为民初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法院以制度落实为抓手,重点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高标准、落实严要求,确保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学促学督学。一是坚持“一条主线”。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主线,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交流研讨、现场教学、基层调研等形式引导干警学精学深学透。二是用好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将线下读书班、党支部书记培训、领导干部集中研讨、“三会一课”等与线上“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有机融合,丰富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载体,不断强化理论武装。三是“三个层面”层层推进。分班子成员、副科级领导干部、普通党员干部三个层面,按照主题教育相关要求,每月分门别类制定各自主题教育工作配档表和时间进度表,确定学习任务,明确学习重点,突出学习针对性,确保学习全覆盖。 二、灵活形式,不断提升效果。一是重温入党初心,不忘为民情怀。依托本地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到烈士陵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全体干警参观革命烈士郑耀南故居等方式,用革命前辈矢志不渝、呕心沥血为建立新中国,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红色基因,全面唤醒和激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使命。二是用身边典型,激励使命担当。召开“典型在我身边”专场会议,我院“全国法院办案标兵”、 “全省法院办案能手”、“全省十佳办案标兵”、“全省第五届优秀法官”郑学东同志结合自身实际,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生动的事例,为全体干警讲述了他25年来扎根审判一线,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担当,展现了他无私奉献、公正司法的奋斗精神和为民情怀,在干警中反响强烈。三是直入基层,带着问题调研。班子成员结合分管业务,各明确一个主题,重点围绕基层党建、矛盾纠纷化解、执行难、法律服务、护航企业发展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实地调研、蹲点解剖、交流座谈等方式,深入镇村、社区、企业、调解中心等地,全面征求意见建议,进一步强化了问题导向。 三、突出整改,边查边改见成效。一是“一次办好”出实招。建立启用“24小时”法院,开通网上立案系统。当事人通过山东微法院(APP)可以自助在网上办理一审民事、行政的网上立案。在智能终端一体机上就可实现自助立案、案件进度查询、诉讼风险评估、开庭公告查询、文书自助打印等诸多功能,全面彻底解决了群众“打官司”难题。二是主动服务企业发展。制定关于开展“天平护企”活动的实施方案,编纂发放《护航企业政策汇编》,作为干警执法办案的行动指南。深化“府院联动”机制,创新破产审判模式,积极服务环日集团、庚辰球墨等司法重整,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三是为民服务再提质。开通建成了烟台首家互联网法庭,实现了从“指尖立案”到“隔空庭审”的大跨越,民事案件的开庭审理全流程均可在线完成,突破了空间限制,节省了诉讼成本,减轻了当事人诉累,让当事人“足不出户打官司”成为现实,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司法为民初心。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