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重要新闻

顶风冒雨百里突袭 强制执行争分夺秒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年05月05日

  4月25日,胶东半岛迎来了新一轮大风降温。早上7点,下了一整夜的雨终于停了,莱州法院南门,四辆警车集结,19名干警整装待发,带队的执行局副局长李强表情却并不轻松,他知道,今天注定是一场难打的硬仗。

  事情还要从两年前说起,2017年1月,搞海产养殖的王某某向刘某某借款91万元,双方签订了借款合同,陈某某为担保人。当天,双方还签订了抵押合同1份,约定以王某某所有的梗绳600根、瓢子5万个、笼子6万个、养殖渔船2艘作为抵押物为以上借款设定抵押,如果王某某没有足额偿还借款本息,则以拍卖、变卖抵押物的价款优先受偿。因王某某迟迟不还钱,2019年1月,刘某某将王某某诉至莱州法院。起诉前,刘某某向莱州法院申请了诉前诉讼保全,对王某某存放于龙口市某村的木船2艘等财产进行了清点、查封,并制作了查封财产清单。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经过对案情的仔细研究分析,莱州法院执行局决定立即组织一次专项行动。

  7点半,警车还在莱州往龙口的高速上疾驰,天又下起蒙蒙细雨,湿滑的路面给这次行动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可案子拖不得,天气条件再恶劣,都必须咬牙挺住。这时,案件承办人李洪舜的手机叮咚作响,原来是申请人发来的现场照片,通往执行现场的唯一道路居然被人挖了深深的一条沟。“这肯定是他们当地人挖的。”李洪舜一边把照片转发到莱州法院执行工作群,一边说着事情的原委。原来,王某某在龙口市某村搞扇贝养殖,与当地村民也有经济往来,欠下了不少债,当地人一直在找王某某想让他回来还钱,但王某某一直东躲西藏不露面。当地人想扣下王某某还留在当地的梗绳、渔船等财产作为抵押,听闻有人要将这些东西拉走,便企图阻挠。

  8点半,莱州法院执行干警抵达现场,来到深沟前,发现泥土都还很新,“这是昨天连夜挖的沟”,执行一队队长邓惠军说:“先填沟,再进车吧。”此时,申请人的铲车已经就位,一切有条不紊持续推进。

  9点,四辆警车终于驶入。还没等执行干警拉好警戒线,几辆陌生车辆也驶入了执行现场,原来是当地村民听说要将渔船东西拉走赶来阻挠,气氛陡然变得紧张。经验丰富的李强则不慌不忙,他将两名领头者叫到屋内,于法于理耐心细致地向他们详细解释了此次行动的目的。其中一名领头者仍不理解,表示王某某也欠了自己的钱,而且说了还不上钱拿这些梗绳等物品抵债。但当被问到是否有书面合同,有没有到法院起诉之时,领头者又沉默了。这时,协助执行的两名龙口法院干警抵达现场,在三方的交涉下,最终,当地村民驱车离开执行现场,强制执行行动终于得以继续推进。

  阴天大风,实时温度只有7摄氏度,身着单薄制服的执行干警冻得嘴唇青紫,但为了保证行动顺利进行,大家选择咬牙坚持。

  10点半,第一车梗绳终于装满车厢驶离现场,可离开不到3分钟,李洪舜的手机又接到了申请人的电话,原来,部分村民并未走远,而是到必经之路设卡拦截,气氛再次紧张起来。李强立即安排三辆警车分别到几个必经路口维持秩序:“一旦发生暴力抗法,立即采取强制措施。”意识到后果之严重,企图阻挠执行的村民只能灰溜溜地四散而去。

  12点,虽然已经装了整整四辆重型卡车,可地上的梗绳、瓢子仍有很多,匆匆吃过盒饭,干警们继续坚守。

  晚上8点,行动仍在继续,为了防止再有突发情况,忙碌了一天的执行干警尽管已是疲惫不堪,但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晚上9点,行动终于结束,收队!返程的路上,筋疲力尽的执行干警靠着座位睡着了。深沉的夜色里,警车的车灯将前方的路照亮。莱州法院执行干警,如同这一盏盏灯,用无悔的付出照亮申请人合法权益兑现之路。

关闭

版权所有:莱州市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莱州市北苑路2366号 邮编:26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