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案不小办】高密法院:叔侄腾房有争议 暖心调解护亲情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23年12月01日 | ||
群众“小案”实则不小,群众小事方显担当。一件件不起眼的“小案”,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都饱含着群众对司法公正与效率的美好期待和向往。一枝一叶总关情,“小案”关乎大民生。全市法院牢固树立“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紧盯群众关切的、事关民生的“小案”,把每一件“小案”都当做“大案”来办,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实现了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刘叔,这钱您收好,我们今天过来帮您搬家了”。近日,高密法院夏庄法庭曹菲法官成功调解一起返还原物纠纷案件。该案涉及法理亲情,曹菲法官团队多次奔赴现场调查取证,坚持力促双方当事人磋商调解,修补原、被告双方亲情裂痕,彰显了司法为民的温度和力度。 基本案情 原告刘某甲与被告刘某乙系同村村民,且刘某乙为刘某甲的叔叔。因被告刘某乙年龄较大,生活困难,无房居住,刘某甲将自己在村内的三间土木结构房屋无偿提供给刘某乙居住二十余年。现因有人想要购买该涉案房屋,且该房屋结构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刘某甲请求刘某乙腾退房屋,而刘某乙无其他房屋居住,遂拒绝,刘某甲无奈将刘某乙告上法庭。 案件调解 法官在了解案情后,发现被告系孤寡老人,生活条件不好,敏锐地觉察到判决不利于真正为双方当事人解决难题,于是积极与刘某甲及刘某乙沟通,对刘某乙释法明理,阐明利害,对刘某甲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其顾念亲情,充分体谅被告的困难情况,并与被告所在村委、社区联系,共同为当事人化解难题。 最终,在多次调解下,双方达成一致协议,刘某乙于调解生效后十日内腾退房屋,刘某甲自愿补偿10000元给刘某乙贴补生活。考虑到老人的居住问题,法庭与刘某甲亦积极与刘某乙的另一侄子刘某丙协调,由刘某丙提供其名下房屋给刘某乙居住。 调解生效后,刘某乙积极腾退房屋,搬进了刘某丙收拾好的砖瓦房屋,生活和居住条件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法庭工作人员主动帮助刘某乙顺利搬家,刘某乙十分感动,连连称赞法院为其解决了一大生活难题,今年能够温暖地度过冬季,腾房后,刘某甲的房屋也能够正常交易,案件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法官后语 法院化解纠纷并不只是体现在一纸判决上,而是根据不同的案情,找准矛盾关键点,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本案中,亲情与法理之间出现了碰撞,调解过程中,既不能只讲法理,也不能只顾亲情,不仅要明理释法,还要做到情法兼容,力促双方握手言和,解开心结才能使当事人充分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和温度,减少诉讼带给亲情的裂痕,最终在亲情和法理之间寻求“最优解”。 |
||
|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