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人格 无关金钱——读《傲慢与偏见》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年12月16日 | ||
英国诗人丁尼生曾说过:“爱情是自由自在的,而自由自在的爱情是最真切的。”一语道破真谛,爱情本该就是纯洁无瑕,纤尘不染的。 《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乡镇的世俗风情画。而关乎婚姻爱情的问题,是本书的核心。通过四段婚姻爱情的对比,作者的爱情观展露无遗。 对于莉迪亚与韦翰的婚姻,简·奥斯汀持一种批判的态度。莉迪亚的轻浮、鲁莽和无知,韦翰的狡诈、野心和肤浅,都使人感到厌恶。最终韦翰选择莉迪亚的原因,也是因为金钱,因为达西在金钱方面的帮助。理智、感情与道德可以说是婚姻精神层面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他们的婚姻中不具备其中任何一项,毁灭只是时间问题。在此,简·奥斯汀早已不露声色地埋下伏笔。 夏绿蒂与柯林斯的婚姻也是不幸福的。简·奥斯汀本人也曾有过类似这样的一段爱情。没有爱情基础,只是追求物质生活的稳定和富足。简·奥斯汀在此给予了嘲讽,正如《傲慢与偏见》第一句话所道的:“单身男人一旦有了钱财,必定想要寻妻觅偶,这是一个举世公认的真理。”柯林斯凭借金钱寻找到了夏绿蒂,而夏绿蒂也为金钱以身相许,可谓“两情相悦”,这样的婚姻虽不完美,倒也稳定。但这并不是简·奥斯汀所认可的。 简与宾利的爱情让人觉得温暖,两个温暖的人走到一起真是再合适不过。简温良贤淑,宾利文质彬彬,两人可谓才子佳人,天作之合。简与宾利经历重重阻挠终于走到一起,而这一切,源自于坚贞的爱情。但是,在这种婚姻里,简以一种依附性的地位存在于宾利的生活里,这在简·奥斯汀看来,还是远远不够。 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才是简·奥斯汀最为推崇的,伊丽莎白不同于简的柔弱和矜持,她更符合现代女性的气质,聪明、坦率、思维敏捷、活泼开朗。她追求女性的尊严和平等地位,并凭借她的智慧和尊严征服了傲慢的达西,并以自己的爱情观影响着他。在伊丽莎白的爱情和婚姻上,体现了奥斯汀的认可和赞美。故事的最后是伊丽莎白嫁给了最有钱、最英俊的男子,而不是别人,这一切是因为真爱,更是因为伊丽莎白独特的女性人格魅力。伊丽莎白的爱情观尤为纯粹,没有那么多功利性,最终收获了让人钦羡的完美爱情。 四个婚姻的典型案例值得我们深思:究竟何谓爱情?何谓婚姻?有人说,爱情只是荷尔蒙在作祟;有人说,婚姻只是风吹过大理石的殿堂。对于婚姻、爱情的解读,千百人心中就会有千百种答案。而只有当我们去真正体验和经历时,才能真正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人间百味。 生活不是小说,但我们却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也没有一模一样的故事。而我们能做的便是过好自己的生活。几百年后的今日,《傲慢与偏见》已化身为一座不朽的丰碑,成为我们的前行的重要航标。它其中反映出的爱情观,一言以蔽之:真爱,关乎人格,无关金钱。生活毕竟不是小说。生活中总是存在无数诱惑,金钱的诱惑尤为强烈,我们不时无刻不笼罩在金钱的阴影之下。近些年,许多相亲节目在各大荧幕尤为火爆,赢得了极高的收视率,但在这背后,隐藏着当今社会爱情观的巨大危机。当拜金主义之风气愈演愈烈,我们就真该做一个深刻的检讨和反思。《傲慢与偏见》中表达出的爱情观,在当今社会看来仍不过时,爱情,本来就是与金钱无关,伊丽莎白对达西的爱并不是因为达西的富有,达西对伊丽莎白的也爱也并非因为伊丽莎白的美貌。彼此人格魅力的吸引是促成真爱的源泉。 有些人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可若是放在爱情和婚姻中,这句话的真实性便值得质疑。在我看来,金钱买得来婚姻却买不来真爱。爱情是人特有的一种情感体验,它珍贵而崇高,不容金钱玷污。在爱情中,心理特有的反应和感觉妙不可言,也只有在爱情基础上促成的婚姻才会萌生出坚贞的嫩芽,茁壮成长,继而长成高大挺拔的爱情之树! 许多年前,舒婷曾在《致橡树》中传达出一种新爱情观——“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许多年之后的今天,婚姻爱情俨然正在朝此方向发展。也唯有建立在人格尊重的基础上的婚姻爱情才足以在这个社会立足,正如《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一样。伊丽莎白以理智和自尊,改变了达西的傲慢,以女性人格魅力,为平等稳固的婚姻打下坚实的基础。 真爱,并非只存在于小说之中。它,关乎人格,无关金钱。 (作者单位:潍城法院) |
||
|
||
【关闭】 | ||
|
||